中職護理專業20級人才培養方案
中職護理專業20級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護理
專業代碼:720201
二、入學要求
初、高中或相當于初、高中畢業生
三、修業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職業面向
1.各級各類醫院的護理工作。
2.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護理、康復護理、保健護理工作。
3.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
4.其他與本專業相關的崗位。
5.自主創業。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高的人文素養和禮儀修養。具有護理專業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可以從事臨床護理、臨床教學、護理管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等工作的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護理人才。
(二)培養規格
1.能力目標
(1)具備護理學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谱o理和監護技能,并能夠應用護理程序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
(2)具備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的基本能力。
(3)具備獲取新知識,不斷開發自身潛能和適應崗位要求變更的能力。
(4)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
(5)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6)計算機應用能力達到規定要求。
2.知識目標
(1)具備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和法律知識。
(2)掌握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
(3)掌握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護理知識。
(4)掌握一定的相關倫理學及心理學知識。
(5)掌握社區健康服務、護理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
(6)熟悉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
(7)了解護理學的學科發展動態。
3.素質目標
(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樹立遵紀守法、遵章守紀的法制觀念。
(3)具有較強的安全和環保意識。
(4)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5)身心健康,具有良好心理調控能力,具有積極的情感、意志、性格,良好的體驗感覺,正確地對待成功與挫折,平和、理智、堅韌的待人處事的生活態度。
(6)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尊重和愛護護理對象。
(7)具有誠實守信、嚴謹慎獨的工作態度和能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工作精神。
(8)具有良好的團結協作、溝通交流的能力。
(9)具有從事護理職業安全防范意識,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4.崗位資格目標
取得執業護士資格證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礎課程
根據黨和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治、學習筑夢、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育、軍事理論與軍訓、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礎必修課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職業素養、英語、語文、數學、化學、物理、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藝術課、軍事理論與軍訓、歷史、中華優秀傳統序文化
(二)專業課程
本專業開設35門課程,總學時為1944學時。其中公共基礎課852學時,占43.83%;專業技能課1092學時,占56.17%;跟崗實習960學時,占49.38%;。
其中,理論教學時數為1274學時,占總學時比例65.53%;實習實訓教學時數為1020學時,占總學時比例52.47%。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附表一:
中職護理專業20級教學進程表
序號 |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課程代碼 | 課程性質 | 考核方式 | 學分 | 教學時數分配 | 各學期周學時分配 | ||||||
總學 時數 | 理論 學時 | 實踐學時 | 1 | 2 | 3 | 4 | 5-6 | |||||||
16 周 | 18 周 | 18 周 | 15+3 周 | 32周 | ||||||||||
1 | 公共基礎課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110000501 | 必修 | 查 | 2 | 32 | 32 | 0 | 2 | 跟崗 實習 | |||
2 | 哲學與人生 | 110000502 | 必修 | 查 | 2 | 36 | 36 | 0 | 2 | |||||
3 | 職業素養 | 110000513 | 必修 | 查 | 1 | 16 | 8 | 8 | 8/2 | |||||
4 | 英語 | 110000504 | 必修 | 查 | 8 | 140 | 98 | 42 | 2 | 2 | 2 | 2 | ||
5 | 語文 | 110000505 | 必修 | 查 | 8 | 140 | 98 | 42 | 2 | 2 | 2 | 2 | ||
6 | 數學 | 110000606 | 必修 | 查 | 8 | 140 | 130 | 10 | 2 | 2 | 2 | 2 | ||
7 | 體育與健康 | 110000509 | 必修 | 試 | 6 | 104 | 20 | 84 | 2 | 2 | 2 | |||
8 | 信息技術 | 110000510 | 必修 | 試 | 6 | 104 | 40 | 64 | 2 | 2 | 2 | |||
9 | 藝術課 | 110000511 | 必修 | 查 | 2 | 36 | 16 | 20 | 2 | |||||
10 | 軍事理論與軍訓 | 110000512 | 必修 | 查 | 2 | 36 | 36 | 0 | 2周 | |||||
11 | 化學 | 110000507 | 必修 | 查 | 1 | 32 | 30 | 2 | 2 | |||||
12 | 物理 | 110000508 | 必修 | 查 | 1 | 18 | 16 | 2 | 2/9 | |||||
13 | 歷史 | 110000514 | 必修 | 查 | 1 | 18 | 16 | 2 | 9/2 | |||||
14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110000515 | 必修 | 查 | 2 | 32 | 16 | 16 | 2 | |||||
小計 | 50 | 852 | 554 | 298 | 15 | 12 | 12 | 8 | ||||||
1 | 專業技能課程 | 正常人體學基礎1 | 111060101 | 必修 | 試 | 5 | 96 | 68 | 28 | 6 | ||||
2 | 護理概論 | 111060105 | 必修 | 查 | 2 | 32 | 30 | 2 | 2 | |||||
3 | 護理禮儀 | 111060107 | 必修 | 查 | 2 | 32 | 24 | 8 | 2 | |||||
4 | 正常人體學基礎2 | 1110601011 | 必修 | 試 | 4 | 54 | 28 | 26 | 4/2 | |||||
5 | 免疫及病原 微生物學 | 111060103 | 必修 | 查 | 2 | 36 | 30 | 6 | 2 | |||||
6 | 藥理學 | 111060104 | 必修 | 試 | 4 | 72 | 60 | 12 | 4 | |||||
7 | 組織胚胎與病理學 | 1110601081 | 必修 | 試 | 4 | 54 | 28 | 26 | 2/4 | |||||
8 | 健康評估 | 111060111 | 必修 | 試 | 4 | 72 | 42 | 30 | 4 | |||||
9 | 護理心理學 | 111060109 | 必修 | 查 | 1 | 16 | 14 | 2 | 2/9 | |||||
10 | 護理技術 | 111060201 | 必修 | 試 | 8 | 108 | 84 | 24 | 6 | |||||
11 | 臨床護理 (內科護理學) | 111060202 | 必修 | 試 | 6 | 108 | 92 | 16 | 6 | |||||
12 | 臨床護理 (婦科護理學) | 111060204 | 必修 | 試 | 4 | 72 | 60 | 12 | 4 | |||||
13 | 臨床護理 (外科護理學) | 111060203 | 必修 | 試 | 5 | 90 | 80 | 10 | 6 | |||||
14 | 臨床護理 (兒科護理學) | 111060205 | 必修 | 試 | 4 | 60 | 50 | 10 | 4 | |||||
15 | 綜合能力訓練(一) 護理技能 | 111060201 | 必修 | 試 | 7 | 120 | 0 | 120 | 8 | |||||
16 | 綜合能力訓練(二) 護理禮儀 | 111060202 | 必修 | 試 | 1 | 16 | 0 | 16 | 9/2 | |||||
小計 | 65 | 1092 | 720 | 358 | 12 | 16 | 16 | 20 | ||||||
1 | 選修課 | 人際溝通 | 111060804 | 講座 | 0.5 | √ | ||||||||
2 | 職業防護 | 111060805 | 講座 | 0.5 | √ | |||||||||
3 | 生命教育 | 111060806 | 講座 | 0.5 | √ | |||||||||
4 | 性教育 | 111060807 | 講座 | 0.5 | √ | |||||||||
小計 | 2 | 960 | ||||||||||||
合計 | 117 | 1944 | 1274 | 656 | 28 | 28 | 28 | 28 | 960 |
附表二:
護理專業20級實踐教學計劃進程表
課程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代碼 | 學分 | 周數 | 學時 | 按學期分配周數 |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第五學期 | 第六學期 | |||||||
職業技能 | 1 | 臨床見習 | 111060401 | 1 | 1.5 | 45 | 1.5 | |||||
2 | 綜合技能大賽 | 111060402 | 1 | 0.5 | 15 | 0.5 | ||||||
職業綜合 | 1 | 跟崗實習 | 111060601 | 12 | 32 | 960 | 20 | 12 | ||||
2 | 畢業設計 (含答辨) | 111060602 | 3 | 1 | 30 | 1 |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1.隊伍結構
把雙師型教師培養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手段,完成了對雙師型專業教師的培養;通過開展說課、講課、優質課、精品課評比等活動,培養出專業骨干教師,并將成績優秀和教學及管理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培養成為專業帶頭人。
目前本系有專職教師40人,兼職教師4人,雙師型教師21人,骨干教師7人,省級專業帶頭人1人。
2.專任教師
教師團隊均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和醫學相關職業證書;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具有護理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護理相關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能夠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能夠保證每5年累計不少于六個月的行業醫院實踐經歷。
3.專業帶頭人
現具有專業帶頭人 1人,具有副主任護師職稱,能夠較好地把握國內外護理行業、專業發展,能廣泛聯系行業企業,了解和我系校企合作醫院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實際,教學設計、專業研究能力強,組織開展科教研工作能力強,建設以人文護理為特色的引領型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相關護理服務產業教育和培訓基地,在本區域或本領域具有一定的專業影響力。
4.兼職教師
主要從白山市內各大醫院聘任,兼職教師共18名。醫院教師具有本行業至少5年工作經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能夠熟練的完成護理技能操作,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實的護理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有副主任護師及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職稱,能承擔專業課程教學、實習實訓指導和學生職業發展規劃指導等教學任務。
(二)教學設施
1.專業教室設施
配備黑(白)版、多媒體計算機、投影設備、音響設備,互聯網接入、Wifi環境,并具有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安裝應急照明裝置并保持良好狀態,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逃生通道暢通無阻。
2.校內實訓室設施
(1)基礎護理實訓室:
基礎護理實訓室有13間、60個護理單元、總占地面積為2000m2,學生人均占地面積為5.3m2以上?,F有設備病床60張、多功能病床20張、全功能護理模擬人60具、鼻飼模型20套導尿及灌腸模型20套、給藥模型20套、洗頭車10臺等,實訓設備項目齊全,數量夠用,可以滿足課程所需的所有技能操作。
(2)專項護理實訓室:
??谱o理實訓室共有13間,總占地面積為2000m2,學生人均占地面積為5.3 m2以上。設有手術室1間、重癥監護室1間、蘇醒室1間、麻醉室1間、健康評估實訓室2間、婦護實訓室3間、兒科護理實訓室3間。主要包括智能化胸腹部檢查教學儀40臺、心電圖機40臺、心肺復蘇訓練模擬人30具、快速血糖儀20個、心電監護儀5套、局部創傷模型20具、瘺管造口術護理模型60個、胎心監護儀、分娩綜合技能模型、嬰兒護理模型42具、老年護理模型60具等。
(3)拓展護理實訓室
外科綜合技能訓練組合模型5套、高級外科縫合手臂模型8套、高級外科縫合腿模型8套、表面血管結扎止血模型8套、外科打結技能模型8套、術前無菌技術模型8套、乳腺癌視珍與觸診操作模型4套。 高級嬰兒心肺復蘇模型、高級兒童心肺復蘇模型、高級出生嬰兒模型、高級兒童手臂靜脈穿刺模型、高級幼兒靜脈穿刺模型、全功能兒童高級模擬人8套。
3.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有白山市中心醫院、通化礦業集團總院、白山市婦幼保健院。
4.學生實習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有白山市中心醫院、通化礦業集團總院、白山市婦幼保健院等。
5.支持信息化教學設施
在現代信息建設方面。我們購置、安裝了教學管理和考試管理軟件,建立了數字化管理體系,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使學科考試進一步與執業考試接軌。
(三)教學資源
1.教材
專業課程選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另選用護理專業教師與合作醫院護理專家參編校本教材“綜合能力訓練”。
2.圖書文獻
校圖書管有護理相關專業圖書,主要包括護理行業政策法規、行業標準、技術規范、以及護理類實驗實訓手冊等;護理專業操作技術類圖書和實務案例類圖書。
3.數字教學
建設各學科網絡題庫及教學課件,配備專業相關音視光盤,購置解剖3D數字人儀器,種類豐富、形式多樣、使用便捷。
(四)教學方法
采取“用形象思維帶動抽象思維”的一系列方法,如情境模擬、案例教學、任務驅動、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如“云班課”等教學軟件,發布教學資源、進行課堂測試、布置作業或任務、開展答疑討論等活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綜合能力強化訓練與人文素質養成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五)學習評價
(一)理論課程考核
理論課程的考核方式。以課堂紀律、作業完成情況等,占總成績的10%;期中考試,占總成績的30%;最終以筆試為主占總成績的60%??己祟}目的設計以考察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為原則。
(二)理實一體化課程的考核方式。
以過程評價為主,占總成績的60%;結果評價占總成績的40%。過程評價主要依據學生上課表現、任務完成情況、操作及答辯情況等。結果評價以筆試為主??己祟}目的設計以考察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主,兼顧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為原則。
(三)實習實訓類課程的考核方式。
以實訓成果為主進行的考核,即對實訓過程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鑒定評分為主,占總成績的60%;答辯、口試等評價占總成績的20%;遵章守紀占20%。
(四)頂崗實習的考核方式。
以過程評價為主,占總成績的80%,由實習企業指導教師評定;結果評價占總成績的20%,由校內指導教師評定。校內指導教師主要考核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和校內指導教師的聯系情況、紀律表現、適應崗位能力、頂崗實習手冊填寫和實習病例完成情況等??己顺煽兏鶕笇Ы處煹募o錄和相關資料確定。
(五)考查類課程考核成績評定方法。
以上四類課程最終成績評定方法:考試類課程總成績為100分制,60分及格??疾祛愓n程定四級記分制,與百分制的折算方法為:A:90(含90)—100分;B:70(含70)—89分;C:60(含60)—69分;D: 60分以下。
(六)素質教育的考核方式。
思想道德理論教育融入相應的課程中進行考核;學生參加社團、假期社會實踐和文化活動等,通過考察學生的活動表現和總結材料來進行考核
九、畢業要求
公共基礎課程:必修課50學分,專業技能課程65學分,總計117學分,要求學生必須修滿117學分方可畢業。